一、1895乙未保台紀念公園:平鎮有哭牆?
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,清朝戰敗,臺灣義民軍為了捍衛鄉里與日軍爆發多場激烈戰爭,其中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是發生於1895年乙未戰爭。這個公園乙未之環的設計就猶如以色列哭牆,傳遞乙未戰爭的重要與客家義勇的精神!
圖片出處:桃園市政府市政新聞
二、褒忠祠義民廟:義勇軍為誰而戰?
褒忠祠的興建就是為了紀念許多壯烈犧牲的客家義勇軍,當初台灣客家莊,桃竹苗,六堆等地的客家居民為了抵禦林爽文的攻打,紛紛組織「台灣客家義民軍」。平鎮這間廟已經有200年的歷史,主要就是祭祀義民爺。
圖片出處:桃園觀光導覽網
三、石門大圳過嶺支渠步道:原來田間有血管?
1953年(民國42年)桃園有一場乾旱,促成石門大圳完工。平鎮區的石門大圳是桃園台地很重要的農業水利系統,桃園台地曾經遍布大大小小上萬的埤糖,我們的先民也開闢了一些小型的水圳系統來灌溉農田,看起來就像是田間的血管。現在更搖身一變,有「相思仔」、「仙丹花」、「櫻花」、「流蘇」四條平鎮綠色廊道。
四、新光吊橋遺址:蓋吊橋不是為了方便通行?
民國56年(1967),新光合纖工廠在平鎮設廠,但是需要從原樹林架設電塔,輸送高壓電力到工廠。當初為了便利工程施設,所以在老街溪上修築吊橋。 民國59年新光合纖建廠完成並開始營運,為落後的平鎮工商發展,開啟了新局。民國90年,納莉颱風豪雨侵襲下,慘遭沖毀,僅剩老街溪左岸門柱一座。
資料來源參考:
第2554篇[桃園平鎮]新光吊橋遺址/八字圳水岸公園/伯公潭橋X台灣景點導覽|Taoyuan Pingzhen Bazizhen Riverside Park X Taiwan attraction navigation - ShihTrip施旅行 (yingtingshih.com)
新光吊橋完工 找回平鎮歷史記憶 (allnews.tw)
老街溪新光吊橋 @ 手捧流沙 情繫今生 :: 痞客邦 :: (pixnet.net)
圖片出處:桃園市政府新聞處